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黑色素瘤如何控制其死亡率之谜中缺失的“拼图”。在最新《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乔纳森·奥尔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黑色素瘤如何控制其死亡率之谜中缺失的“拼图”。在最新《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乔纳森·奥尔德博士团队描述了肿瘤如何利用基因改变促进爆炸性生长并防止自身灭亡,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肿瘤学家理解和治疗黑色素瘤的方式。

  在健康的细胞中,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其长度的维持中断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短端粒综合征会导致过早衰老和死亡,但过长的端粒与癌症有关。

  端粒酶蛋白负责延长端粒,保护端粒免受损伤,防止细胞死亡。有助细胞不死的突变对肿瘤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许多类型的恶性肿瘤使用端粒酶基因TERT的突变来激活这种蛋白,使细胞继续生长,从而实现永生。其中黑色素瘤尤为“臭名昭著”。

  大约75%的黑色素瘤肿瘤含有TERT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可刺激蛋白质生产并增加端粒酶活性。然而,当科学家在黑色素细胞中使TERT突变时,无法产生与患者肿瘤中相同的长端粒。事实表明,TERT启动子突变只是“故事的一半”。

  于是,研究人员决心寻找黑色素瘤、TERT启动子突变和长端粒之间缺失的联系。之前,研究人员在一种名为TPP1的端粒结合蛋白中发现了一个区域,这种蛋白在黑色素瘤中经常发生突变。

  研究发现,TPP1中的突变与TERT惊人地相似。它们位于新注释的TPP1启动子区域,并刺激蛋白质的产生。当研究人员将突变的TERT和TPP1重新添加到细胞中时,这两种蛋白质协同作用,产生了黑色素瘤肿瘤中特有的长端粒。TPP1是科学家们长期寻找的缺失因子,它一直隐藏在人们的视线中。

  这一发现改变了科学家理解黑色素瘤发病的方式,但它也有改进治疗的潜力。通过识别癌症独有的端粒维持系统,科学家们有了新的治疗目标。

超强激光照射石墨烯实现高能离子加速 可用于癌症治疗

  • ​激光驱动离子加速已经被用于开发一种紧凑而高效的等离子体加速器,该加速器可应用于癌症治疗、核聚变和高能物理。

迄今最大且分辨率最高胃癌图谱发布

  •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日报道,新加坡科学家借助单细胞测序等尖端技术,绘制出迄今最大、分辨率最高的胃癌图谱。该图谱在单细胞水平上,提供了胃癌恶化及不同患者之间肿瘤差异的新

新研究揭示记忆“拼图”存储位置

  • 研究表明,在大脑中,复杂的记忆同样由一个整体及其部分组成。虽然整体记忆存储在海马体中,但部分细节被解析并存储在其他地方,即前额叶皮质。

“搭”盐桥,打破癌症之王关键靶标“不可成药”魔咒

  • KRAS基因结构处的蛋白体积小、表面光滑,像一个闪亮光滑的小球,缺乏传统小分子药物可以结合的“深口袋”结构,一度被药学界公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标。

三款新冠疫苗获批临床试验

  • ​近两日,已经有三款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准文件,其中两款为mRNA疫苗。

新冠叠加流感,治疗难度会更大吗?

  • 流感病毒的冬季爆发期来临,人类再度面临流感病毒与新冠病毒的双重威胁。

科学家“复活”48500年前的病毒

  •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3日报道,法国科学家近日复活了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冷冻了数万年的7种病毒,其中最年轻的被冷冻了27000年;最古老的被冷

我国科学家用小分子诱导出人干细胞

  • 4月13日,《自然》杂志刊发干细胞领域重大突破——运用化学小分子实现细胞命运的重编程,即将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干细胞。

早期生命发展环境出现更清晰证据

  • 一项对地球上最古老岩石碎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迄今最有力的证据,表明至少在32.5亿年前,地球的地壳在以类似于现代板块构造的方式进行着推拉。这项研究还提供了地球南北磁极何时

《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更新 强调全病程管理

  • 24日,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2021版)正式发布。时隔 14 年后再版更新的《指南》,侧重疾病预防、强调全病程管理、鼓励多学科参与,突出